
色差儀角度說明:
由于很多產品的外觀并不是那么的均勻平整,呈現不規則的性狀,為了對各種復雜樣品進行測量,例如粉末、涂料等待測樣品。就可以選擇多角度色差儀產品。
多角度色差儀的顏色測量可以更加客觀的描述樣品的顏色數據,一般情況,如果想要準確的分析數據結果,就需要至少要有3個觀察角度,一般以5個為最佳。
多角度色差儀研發的目的就是捕捉到被光干擾顏料顏色變換的完整軌跡。這種色差儀對于電器和汽車這些顏色要求非常嚴格且不易測量的產品帶來突破性的佳音。
色差儀角度如何選擇?
目前常用的色差儀主要分為0°/45°測量結構以及8°/d(8度照明漫反射度接收)測量結構。
“0/45度”只能用來測平滑的表面,而且不能用于電腦配色。“d/8度積分球式”可 以用來測量各種表面,可以用于電腦配色。在選擇時,還要考慮有沒有消除鏡面反射,和包含鏡面反射的測量模式,如果兩種模式都有,則在測量光潔表面,有明顯反射表面的色彩時非常有用。
色差儀不同角度測定原理:
d/8°積分球測量結構就是常說的積分球測量模式。
測光積分球上有多個探測器口,可同時滿足不同光源的光通量、球內溫度、光源的色溫等色度參數測試。在球的內表面涂有無波長選擇性的(均勻)漫反射性的白色涂料。在球內任一方向上的照度均相等。
工作時,讓光源在球的中心發光,光線會通過積分球內壁進行完全漫反射,從而這些漫反射光能夠從不同方向照射到樣品表面,樣品進行吸收和反射,其反射的8°方向的光被接收器接收進行顏色分析。
而“0/45度”主要是一種觀察平面樣品的測量角度。
對于印刷行業來說,因為墨膜表面都比較平滑,所以首層表面反射光以鏡面反射為主。為了盡量避開首層表面反射光對顏色的評價的干擾,評價顏色時,觀測角度必須避開光源的定向反射方向,因此采用0°/45°或45V0°的照明觀察角度。
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數色差儀產品,選擇的都是8°/d測量幾何結構。